2012-09-13

骯髒

事情進入了骯臟的一面,我就變得非常的不愛了。為了自身利益而搖擺的人佔多數,環境中就沒有了公平正義。大家在自我的利益考量中,思考着行動的準則。正義是奢侈品,真話是奢侈品。

不論多晚睡都八點起床的人生,讓我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原來疲倦跟興奮是同一種感覺。

我為什麼沒發現,原來人類的骯髒(dirty),就是因為慾望。



2012-08-22

旅行與革命

最近有機會跟一位有趣的人見面聊天,他談的理想是,用旅行作為一種革命的方式。我深表認同。

我們的生命是因為遇見了其他人而改變,不管是學校的師長,你的父母,或者你的愛人。但是這些改變都還是在你可預想的範圍內,他們跟你有太相似的背景。但是在異地的旅行,卻往往能劇烈的改變你的人生,因為你必須跟一群完全不一樣的人一起相處。這種劇烈的變化,才能刺激你往不同的方向思考。

我,還想旅行下去!

2012-08-18

合作與競爭

最近聽到很多鬥爭的個案,覺得人生搞成這樣頗為悲哀。但是或許競爭就是人類的天性吧?只是記得以前念考古學的時候,有提到人類有集體狩獵以捕捉大型動物的技巧。因為合作讓人類活了下來。

合作與競爭,需要維持巧妙的關係。不然過度的競爭,可能會分散力量,導致一事無成。就像是博蘭尼所說,過度市場化的結果會傷害社會本身,因此而有社會的自我保護機制的出現。把餅做大才是對的方向吧?!

2012-08-07

時代考驗着我們

最近心情非常的低迷。原因是一年以來都找不到正式的工作。今天,一位博士生來找我跟有人L,告訴我們說,她要撤退了。因為做這塊領域的研究要花下去的心血跟時間都太多了,她覺得人生很短,不需要這樣燃燒自己。

我很清楚我花了多少的代價,而且被很多人質疑、批評,還是硬挺着走過來。我做研究是因為在追問問題,而不是有很多其他複雜的因素,例如功名利祿等等的考慮在裡頭。但是,現在很現實的問題是,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在這十年來暴增,國內高等教育的政策錯誤,加上訓練的過程沒有體系化,教師們沒有自覺自己「必須要訓練博士」了,而顯得手忙腳亂。當學生一多,需求變大,老師們就乾脆擺爛去了。只是說,苦的是這些卡在半路的學生。

台灣流浪博士過剩的問題,毋庸置疑,跟政府錯誤的政策有關。加上崇洋媚外不肯腳踏實地的作研究,讀書的士大夫心態大過於唸書所得到的訓練如何實際的跟業界結合。我只能說,這種虛偽的假面,終於到了要被戳破的一天。

博士生撤退,博士後也決定撤退,我這個還在找工作的人,決定再找一年,學術跟實務界的工作都找,找不到就撤退。沒想到我們生逢其時,遇到了博士通貨膨脹,政府擺爛的年代。

這一年一起找不到工作的我們,會到哪裡去呢?

2012-07-09

心率錶與運動強度

最近添購一款Suunto心率錶,非常的有趣。我開始知道原來我跑不快是因為沒有跟隨著心跳來訓練自己的關係。

以往大概是仗著自己底子好,所以隨便一跑就是6分或7分速,但是因為我年事已高,所以心跳一下就到達最大心跳率的80%-90%,但是我毫無知覺的繼續保持這個強度。難怪我無法減重也沒有增加心肺功能,因為這樣的心跳律已經達到了無氧運動的狀態。

要增加心肺功能,要從最大心跳的60%-70%訓練起。意味著我必須「慢慢跑」,跑到大約八分速,然後等待心肺功能增加,才能繼續增加強度。原因就是超過這個心跳律,你的運動就變成「無氧運動」,無法增加心肺功能。原因如下:


在最大工作量的 50%-- 60%以前,通氣量與攝氧量成線性關係,但之後,則與二氧化碳產生量較為相關,也約在這個時候,潮氣量的上升趨緩,而呼吸頻率的增加加快,最大潮氣量受氣道阻力和容量彈性(compliance)所控制,若彈性容量低,則最大潮氣量會小,而呼吸頻率會高。 當運動的肌肉所需之氧,不能由呼吸循環系統完全供應時,無氧代謝會使得動脈血中之乳酸增加,乳酸超過 1 mEg/L時,稱為乳酸閾。

也就是說,肌肉的供氧量不夠,於是開始消耗體內的氧氣而產生乳酸。我到現在才真正知道乳酸閾原來就是無氧閾的意思。而且必須藉由低強度的運動逐漸提升心肺跟提升乳酸閾(雖然之前不知道看什麼報導說,心肺可訓練,但乳酸閾很難提高)。


既然是這樣,平日的練習,最好控制心跳在85%以下,才能有效的增加心肺呢。不用這麼拼命了,哈。

暢快淋漓

台灣氣溫高達36度,只要坐著就可以一直流汗。在這種天氣去跑,真的是爽到翻過去。跑了三十分鐘後停下來,汗還可以繼續流個三十分鐘,洗完澡的感覺,覺得自己又是一條[乾淨]的好漢,有什麼比這種重生更爽的?呼~

2012-06-25

如何在忙碌趕paper的人生中去練跑?

連日趕paper, 何時才能去跑步?

親愛的,你坐在書桌前半個小時也寫不出個屁,還不如去跑步半小時吧!


2012-04-29

第四個半馬 冬山河馬拉松

今年至今,不知不覺就參加了四個半馬。但是因為練習不夠,所以成績上都沒有太大的進步。第一半馬是櫻花馬,成績是3:02。第二半馬是萬金石,跑到快昏過去,成績2:47。第三半馬是New Balance,成績是2:37. 再來是冬山河半馬,2:30。

其實看起來是有進步的,不過櫻花馬因為本來就是連續九公里的上坡,非常困難。跑到3:00無可厚非。跑萬金石的時候,狀況不是太好,也是快昏過去的跑完,2:44是有點多。New Balance實際上是22.6k,所以跑到2:37或許速度還算是ok。而冬山馬老實說,狀況也很糟。連日來熬夜睡眠不夠,又缺乏訓練,跑成2:30已經要偷笑了。或許我一般的實力應該是在2:30 左右吧。

為了不再出現「訓練不夠」就上場的狀況,我應該要來調整作息跟工作習慣了。

發現訓練半馬跟全馬的策略大不相同(就一個新手來說)。半馬要拼速度,所以一開跑可能就要用6分或6分半速跑。如果訓練得宜,過了5至10k(可能是看個人暖起來的狀態),就應該配6分至5分半速。最後5k,以剩下的體力維持不間斷的跑步即可,可能像是7分速。

但是全馬就不一樣。一開始跑個7分速,10k之後可以加到6分速,一直到35k撞牆期,最後5k通常會活過來,用七分速跑。整體來說,前21k不必拼的太緊。

不過,這些都是以糟糕的實力去作推算,要有足夠的練習才是王道阿。


2012-04-01

科技與運動

自從換了智慧型手機,我也變成了人人口中所說的,那種討厭的無時無刻不盯著自己的手機看的人。跟朋友一聊起app,就會陷入失心瘋的狀態。手機症患者是也。

不過,目前對我來說,最令人愛不釋手的,就是RunKeeper這個軟體。只要開著它開始跑步,它可以藉由GPS定位,幫你記錄跑的路線,計算里程,以及消耗的卡路里。


這一下節省了很多計算的工夫,輕輕鬆鬆的就知道自己今天跑的里程數跟速度。

經過計算,才知道要保持6min/km其實是很快的速度。今天在跑的時候,大約是股四頭肌比較強健了,所以在3k後可以大步的跑。我自已覺得已經可以算是有點喘了,但是居然速度只有6.30。如果速度可以維持6的話,全馬就可以跑到4小時半左右。現在對我來說,是多遙不可及的夢想。

平常的速度若維持在7的時候,可以說是輕鬆跑,可以在六小時內完賽。但是實際上,整場要維持7也是困難的。目前我仍然會在30-35k的時候爆掉。不管我前面跑得如何,都沒有辦法抵擋爆掉後必須用走的而拖延的時間。

這時候開始深切的體認到,可以跑進三小時半的人,真的是踏踏實實的訓練心肺跟肌耐力而來的啊!

目前訓練目標:1. 提高乳酸閾. 2. 訓練股四頭肌. 3.訓練髂腰肌(卡到腰)(感謝達叔提供意見)

2012-01-20

非黑即白

記得多年前跟著G島老師開的fieldwork summer school去巴里島,當地的Made(排行第二之意)先生告訴我,「...神像圍著的布都是黑白格的,他們的logo(誤)是一個萬字,其實都是象徵著這世界上善跟惡的勢力不斷的競爭,有善就有惡,即使在字以內心中也是。我們不會認為人有一些惡行是很不可原諒,因為我們自己也會有這些惡在身體裡。但是他要能夠克服,讓善的一面來影響他。」 

可能我比較鈍,覺得在台灣一以來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要隱惡揚善,把惡的一面要不就是掩蓋視而不見,一眛的只想聽好的。從小的教育也是,新聞也是。還有很容易出現的二分式思考法,非黑即白,非藍即綠。我一直以來,認為台灣文化中有種兩極的態度,對人的評價也是,不知道跟宗教觀有沒有關係。

2012-01-12

伴手禮

年紀大了,開始有一些伴手禮的需求。玆列一些覺得不錯的如下:

1. 鳳山木侖杏仁糖(不甜而且杏仁多)
2. 台中日出鹹牛軋糖 特別!而且包裝精美
3. 嘉義福義軒手工蛋捲,扎實!
4. 台北佳德鳳凰酥,好吃

(好弱的感覺...)

2012-01-07

第二馬 泰雅馬拉松,中箭落馬

照片攝影者:Karen Chen
這一兩個月來,台北陰雨綿綿, 大大降低可以練習的次數。在賽前的練習,幾乎沒有跑超過十公里。真的是太離譜了。貿然去參加了超硬的泰雅馬,當然是中箭落馬了。

不過,因為上回參加太魯閣的經驗,倒是讓我這一回比較安心,肌肉的強度也比較能適應,沒有這麼疼痛。不過因為缺少鍛煉,抽筋抽得很嚴重,抽到38k,就難以忍耐的坐上回收車了。

這一回,其實跑到21k時,大約是2小時50分左右,就一路上坡的路線來說,其實算是還可以。當時聽到一位前輩說,你只要在四小時內上到26k,下坡時用8分-9分/1k的速度下來,就可以在關門前跑回來。當時聽起來是粉容易的樣子,因為一小時衝4K似乎不難,我的確也在四小時內衝上了不可思議的硬坡26K折返處,但是回程時實在是肌力不夠,抽筋抽得亂七八糟。後來在38k,据比賽時間還有15分鐘時,就沒志氣的放棄了。

不過,這場後來延長了20分鐘,如果我堅持下去,是可以領到獎牌的。但是,命比較重要啊,等我練習充分一些,肌力更強健一些,再來挑戰吧!

2011-11-16

我的人生第一馬:民國一百年太魯閣馬拉松



我人生的第一馬,其中25k-35k都是靠意志力撐著的撞牆期。肌耐力還不夠,真的是跑的要死要活。以下做些記錄。

一開始的10k,其實我都有刻意拉慢速度,覺得前輩說的真是對,一開始衝很快的,到了10k之後就已經沒有體力了。在前10k我熱身夠了以後,就開始平穩地超過一些人。在13k的時候是21k的折返點,少數的幾個人繼續往前跑。過了折返點後的人潮頓時少了很多。

到15k的時候就是燕子口了,風景秀麗,我沿路也停了一下看一下風景。許多男人在自拍,微笑裝可愛,看起來真詭異。

因為一路都是上坡,後來坡度越來越陡,在慈母橋附近我已經開始出現撞牆的現象了。爬上一個陡坡後,我覺得腿實在有夠痛,就休息一下去上廁所。一蹲下去不得了,大小腿一起抽筋。上完廁所出來,在旁邊拉筋拉了一下,吞了一些香蕉,繼續拉筋。這輩子的腳筋沒有緊繃到這種程度過。不過在慈母橋上看到一個帥哥,帥哥也看了我一眼,頓時腿痛全消。帥哥的衣服上寫的是「保六」。雖然你長很帥,但是我不喜歡條子,謝謝妳關愛的眼神囉!雖然如果你要來幫我揉揉腳,我也是不會反對的。

後來繼續開跑,速度減緩許多。奇怪的是,我到了23-24k的陡坡,我又開始出現了爬坡力。一直爬到天祥,真的已經精疲力盡,頹喪的走了起來。在這個時候,一個大約有七十歲的阿伯跑過我身邊,他跟我說:「加油!還有十八公里!接下來就是下坡了,會比較好跑!」我聽了虛弱的跟他笑一笑。想說你都這麼老了,還跑在我前面,還這樣鼓勵我,我怎麼可以當一個奧笑年呢?於是我又開始緩緩地啓動。

過了天祥折返點後就開始下坡。很奇怪,我下坡跑的很差。一方面是我真的不太會跑下坡,另一方面是,腿已經痛到,每踏一步就從腳底板開始痛到小腿,hip joint也在痛。就這樣非常辛苦的走走停停,一直到了大約35k處。在喝水的時候我問了一下補給站的人現在幾點,他們說12:50。我想,恩,我一小時是可以跑到10k,但是按照這個態勢,70分鐘拼個七公里,應該是可以吧?!


於是我就開始啟動,努力的不要停下來。

人在很絕望的時候,真的是很需要依賴其他人。路上有幾名夥伴,在我的前後陪伴著。我觀察了一下,有一名年輕人,顯然腳一直在抽筋。他開跑的時候速度還蠻快的,但是不久就停下來蹲著。他有一陣子領先我很多,但是因為他又停下來,被我龜速的超車。我看看這名年輕人,我想他是不可能跑完的。後來又有一名穿著台大EMBA背衫的大叔,他非常緩慢地跑著,我在沒有停下來的時候,速度是快過他的。但是我有時候也受不了了停下來,大叔就輕易地超過我了。我想了想,決定應該用不管再怎麼慢也不要停下來的策略,來跑這最後一段路。而且一停下來再啟動,就要再忍受一次從腳底板穿透上來的痛感,不如就一直跑下去吧。


雖然很緩慢,不過我在最後的五公里幾乎沒有間斷地跑著。跑著跑著,就跑到了終點。進入會場時,時間是05:57分。雖然後來被路協搞掉了成績,不過,對我來說還是一場相當完整的全馬。

2011-09-09

五聲音階的數學表示

某天與友聊天,不小心聊到五聲音階。對方說了一些什麼我有點記不清楚,不過回來查才發現,五聲音階是很有趣某種"和諧",包括在做成數學式的計算上,音與音之間的關係(完全五度音)。

中國音樂的音階是宮、商、徵、角、羽,五音。wiki上寫,中國音樂選定五種相對音高作為旋律的基礎,是來自於三分損益法前五音的結果。所謂的三分損益法是一種計算方式,在司馬遷的《史記》「律書第三」中寫到:……九九八十一以為宮。三分去一,五十四以為徵。三分益一,七十二以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為角。

我看了之後,把三分損益法的計算方式寫成現代數學式如下:

81 (Do)
81/3x2 (So)
81/3x2/3x4 (Re)
81/3x2/3x4/3x2 (La)
81/3x2/3x4/3x2/3x4 (Me)

整理好一點的算式:

宮81 (Do)
商72 =81*2/3*4/3 (Re)
角64 =81*2/3*4/3*2/3*4/3 (Me)
徴54 =81*2/3 (So)
羽48 =81*2/3*4/3*2/3 (La)


如果用完全五度去推這五個音,以C 為主音,就是 1 5 2(高音) 6(高音)3 (高高音)(不會用高八度的記號,所以用高來表示高八度,高高來表示高兩個八度)。

調整下來,也是 1 2 3 5 6 。所謂的五聲。

任何調性中都可以抓出相對的五聲。可能是因為五聲組成音都是完全五度(三個大二度,一個小三度)的和諧音,所以五聲音階變成練習即興的入門。如當代樂手這邊介紹的五聲音階

但是其實,一開始是聊到語言的音韻,接著我就提到了工尺譜,如何看著以“上、尺、工、凡、六、五、乙“ 等字所記的譜來唱歌。最後就又聊到了五聲音階。正所謂,brain storming 沒有邏輯是也。

但是我想,大家驚訝的是中國有多早前就有一套計算精密的音樂音階,至於為何用工尺譜來記,可能只是signifier 與signified之間的關係。如果西洋人當初接受了工尺譜的唱名,現在大家唱 Do Re Me就是 上 尺 工。

今日說真的不宜動腦,已經累到要爆炸。但是算數學有助平穩身心,故此。


2011-09-03

[舊作] 幼獸曾經駐足的地方

2000年的時候,當我還是一個文藝少女。

----

心裡住著一隻小小的獸,在每次受傷的時候,就盡責的舔嗜傷口。


小小的獸呀,並不懂主人為何總是一身的傷,也不懂這些傷是怎麼

來的,只是看到主人疲憊的回來,獸只感同身受那痛,憂心的全心

全意的用動物的本能去治療那傷口。


因為心裡的獸是幼獸,永遠長不大的幼獸,所以就像所有的幼獸一

樣,只有一個善良的心跟對於主人完全的愛。只有這樣的獸才有治

療人的能力。


有一次主人回來,肢體殘破,並且已經失去求生意志,頹喪的倒在

地上。血不斷的流著,主人只是一臉空洞的睜大雙眼,看著生命的

離去。獸不斷的舔著傷口,用幼獸才有的生命力不斷的輸入主人的

體內,可是主人抗拒了她,將能量拒於已經生命微弱的軀殼。一次

又一次,獸的能量被丟棄,一次又一次,好不容易趁著主人無力抵

抗時輸入的能量,又被主人以鮮血的形式釋放出來。


於是幼獸心痛的哭了,在這時,獸也就老了一點點。她不明白為什

麼主人要死,她不明白是什麼讓一個人一點求生的意志都沒有,幼

獸這麼這麼的愛著她的主人,可是她不明白,為什麼這麼這麼愛著

的一個人要不顧她的存在而去死亡。


主人聽見獸的哭泣,睜開了眼,空洞的眼神開始對焦在獸的身上。

主人說:獸呀,我知道每當我受傷,都是靠著妳我才能恢復過來,

可是獸呀,這一次我已經沒有力量了,我連接受妳的力量都沒辦法

,偷偷支持我的一向是妳,可是身上的洞已經殘破到不能再補了,

妳讓我離開吧。


獸含著眼淚說,主人,這麼久以來我一直無盡無盡的照顧妳,在妳

受傷的每一刻,只有我隱隱的躲在心裡治療妳,只有我知道你故做

堅強的外表下的傷,只有我無盡無盡的用盡我的生命能量讓你恢復

,可是我不再是一隻幼獸了,妳的自殘讓我傷心,而傷心的力量使

我長大,一隻長大的獸也不能住在人的心裡了,所以我必須要離開

妳。


主人驚恐了,說,獸呀,自出生妳就和我一起,怎麼這樣離開?


獸說,成獸不能再做這樣的工作了,因為無盡的付出是幼獸才有的力

量,成獸必須負責其他的工作,像是繁衍後代,或是開創領域,妳的

忽略讓我脫離幼獸,給了我成為成獸的力量,所以,我要離開妳了。


獸的身體越變越大,原本柔軟的獸毛變成鋼硬的鬃,用盡的善良替之

以粗狀的骨架,獸帶著眼淚離開了主人,前往未知的領域。


剩下仍躺在地上的主人,用手倚著上身,看著獸離去。於是血不再流

了,傷口也漸漸結疤,柔軟的易感的心,也因為獸的離去而失去光彩

,所有獸舔過的傷口變成一道道堅硬的疤,將心團團的圍住,不再受

傷。主人不再任意傷害自己了,因為失去了獸,她才知道,以前任性

的易感的心,其實是因為獸,才能如此放浪,因為獸,才能這樣毫無

顧忌的感知一切。但是獸走了,所有的感受都不再有意義,而主人,

也只能收拾起所有的跟獸有關的一切,過著不再受傷、不再需要被治

療的生活。只是,在堅硬的疤之內,仍有一塊空地,那是幼獸曾經棲

息駐足遊戲的地方。

2011-08-26

手塚治虫的人間昆蟲記

最近手塚治虫的「人間昆蟲記」拍成了日劇,雖然還沒有看完,也沒有看過原漫畫,但是女主角的沒有道德底線的不斷吞噬周邊其他人的成就,非常吸引人繼續往下看,特來推薦。女主角奪取他人的智慧財產,搶先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而成了成功的女演員、小說家、設計家。被他剽竊的人,失去工作,或者自殺,但是被他欺騙的男性卻從來不恨她,反而念念不忘與她的溫存。像是富江的致命吸引力一般,令人不寒而慄。

到了第五集,女主角十村十枝子在酒吧裡一個人喃喃自語著:『能寫就是文人,上了舞台就是明星,有份量的設計就是國際獎...』這片令人不寒而慄的,不是那些被剽竊的人發現自己被背叛,而是這一幕中女主角旺盛的想要成功的慾望,踩著別人的成就往上爬,然後細細品味著被自己剽竊的人生,思索著各種滋味,似乎心裡正在盤算還有什麼沒有經歷過,可以當作下一個目標。

女主角吞噬一個又一個人的成就,從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蛻變年輕貌美才華洋溢的知名人物。這種藉著剽竊與玩弄手段在社會中生存的人,可能在你我身邊都有很多吧。權力、名聲到底有多甜美,可以讓人不顧一切代價的遊走在暗黑的世界。一但踏進了這個權力與名聲的爭奪戰,恐怕滋味的甜美只會讓人越陷越深吧。而且,女主角的這種暗黑行為,或許離妳我不遠,或許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這裡有好看的評論跟對手塚創作的背景分析。

2011-08-19

期待初馬的心情

我終於大發狂,去報了太魯閣42k作為我的初馬了。同時也決定去參加水上救生員訓練。一位救生員朋友幫我看我的捷式跟蛙式,說有4min/200m的實力,說去測驗一定沒問題,現在開始練抬頭捷、抬頭蛙各一百,測泳跟仰泳。每次來泳池就游兩千吧....

全馬的訓練也很硬,一週要有50k. 為了免傷膝蓋,要改變為pose method的跑法。周間5-10-10k的訓練,然後週末要跑到20-30。

現在能不用大腦的事情,我都好愛阿....

2011-08-11

文字的記憶

最近比較能喘口氣,所以就開始尋找以前在網路上發表過的一些隻字片語。我的確是一個網路世代,我的成長、情感、跟經驗,都留在網路上。

尋遍了BBS, blog,還有胡寫的時候被人貼到網路上的文章,這些文字拼拼湊湊的,我似乎逐漸的想起那個過去的我。

以前我是很喜歡寫東西的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一個場景,我就可以寫成一篇小文。在腦子還充滿了感性的年代,我開始閱讀社會科學的硬書。這些書探討一些深奧的道理,而未經世事的我,著迷於一些理念跟哲學性的思考,像是人的存在、平等、以及正義的問題。於是啃進了一整堆的書,而台灣的教育方式只准有一種思考,老師輩們用絕對的口氣告訴我書就是該這麼讀,卻不肯聽我到底怎麼想的。甚至連男朋友這樣的角色,也只是要求我服從跟崇拜。我的思想自由的空間好狹小,令人窒息。

於是我抓准機會就叛逃了。逃去美國,逃去小島。走了一圈回來,才發現,原來是因為身邊瀰漫著功利的思惟,所以讓我的日子這麼難過。在我讀著充滿理想性的書時,身邊其實瀰漫著如何競爭搶資源的氛圍,可是我居然渾然不知。

在我還單純的年代,文字中透露出對世界無盡的好奇,現在看盡人事,比較嫻熟於這樣的遊戲規則了,但是初心還在不在?

2011-08-05

跑步的技巧:pose method

跑友傳來新的跑步技巧,重點是用自然重力引導身體的律動,所以可以更有效的使用身體的能量。其實說穿了,是回歸到人類還沒有慢跑鞋時的跑步方式,必須前腳掌先著地後,運用足弓來彈起。現在有了慢跑鞋,大家都會後腳跟先著地,利用慢跑鞋的鞋底撐起身體的重量。於是腳步著地的面積加大,腳停留在地面上支撐自己重量的時間加多,也影響跑步的效率。

今天試了一下,發現必須調整重心,讓身體保持一點前傾,才有辦法做到pose method的那種跑法。但是因為以重力引導腿部的交換,所以腿部交換的速度變快了,跑的速度也變快了,但是我的呼吸就沒有辦法調整了。可能調整的還不夠好,身體跟呼吸還協調不過來,希望可以慢慢改進了。

以下是朋友轉寄幾個詳細的說明跟影片。

中文blog: Pose method

影片:

2011-06-09

路跑人生

開始跑步,其實很單純的是因為需要運動。論文的壓力,加上整天坐著,很容易下背疼痛。不知不覺就開始跑了起來。一開始跑,這裡痛那禮痛,心臟沒力兼左右側腹疼痛。一週跑一天,然後下周再跑時,就沒有這麼不舒服。漸漸地,就可以跑到兩天了。慢慢地,硬跑到5 miles, 接著就開始參加馬拉松了。

參加馬拉松也是因緣際會,在簽約的那一天跟房東聊天(無誤),居然聊到了一個路跑機會,就說好吧!去!原本很勉強才能跑5miles/8km的,第一次就參加10k,中間幾乎沒有停頓。然後就接著參加了第二次女生馬拉松9k. 想不到跑9k這種距離,居然也不會隔天鐵腿了,跑完還是生氣勃勃,不像第一次要死不活。

心肺功能跟肌耐力都進步了呢!好開心。現在每天可以去跑個半小時4-5k,就覺得只是稀鬆平常的活動。身體最健康的日子大概是這個時候吧?想來還真矛盾阿。

我想,路跑這習慣大概會跟我一輩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