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7

勇氣跟孤單

很久沒睡,腦子不知道是比較清楚還是一些想法比較直接,這種時候對於自己的限制有清楚的感受,也因此感到這條眼前的路需要花自己多少力氣。年輕一些可能常有的感覺是:「沒有什麼作不到的」,像是Nike的廣告。現在常有的感覺是,「x!花十年大概也改不了/作不到」。

剩下來的,就是看要花多大的決心,以及多少時間,還有要柔軟多少自己了(這真的就是血淋淋的社會化阿)。

2005-02-26

繼續讀閒書:反動的修辭


為了合理化自己經常出現的反叛,找了一些書來讀。Hirschman的這一本「反動的修辭」看來很不錯。Hirschman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奇怪的家伙,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在其中是一個要角。對於一個捍衛自己裡念並且熱情實踐的人來說,那些學院內縮頭縮腦的,並且不斷的為自己反動保守立場建立起複雜龐大論述的蛋頭學者,Hirschman跟導讀的吳乃德同樣無情森冷的嘲笑他們。

Hirschmann此書論述了三種最主要的反動的立論基礎,分別是悖謬論(perversity thesis)、無效論(futility thesis)、危害論(jeopardy thesis)。這三者的論述有很多例證,悖謬論指的由於知識的複雜而人的限制,改革往往帶來相反的效果。危害論則是指,改革雖是好的,但同時會摧毀其他重要的價值。無效論的論點是,社會發展自有其邏輯,人類的改革並不會帶來任何的改變。Hirschman分析歷史過程中反動的論述以及其結果,讓讀者思考反動與改革之間複雜的辯證關係。

書還沒讀完,但是已經得到一種illumination。誠然是大師之作。

延伸閱讀:

  • 博客來書評

  • 解除民粹的魔咒

  • 新新聞
  • 偷天換日

    因為之前blog的設定,為了配合顯示blog rolling,所以使用BIG-5。現在改為UTF-8,也偷天換日的將以前的post留在右邊的遺跡中。

    最近閱讀:說真話


    出版社:群學出版社。

    姚人多寫的導讀,有生動的對於傅科的一般介紹。傅科晚年,僅在法蘭西學院演講,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因此這些演講十分的簡潔明瞭,不似他以往的寫作風格,雖然姚人多不怎麼同意傅科的論述風格有很大的轉變。不過,從晚年他關心的題目:誰能說真話?跟什麼有關?有哪些後果?跟權力有什麼關係?似乎反映了一個學者/同性戀者一生中對於「想要說真話卻在不同的場合面臨不同權力,因而必須不說真話」的種種思索,這種思索一輩子而又在臨終前的演講,應該很是精要又深刻的。

    我最近很需要閱讀相關的討論,看看什麼場合、以及誰,才有權力可以說真話。
    我們若要了解西方所謂「批判」傳統的根源,就要探究下列問題:說真話的重要性、知道誰能說真話、以及知道我們為何該說真話。──Michel Foucault

    read more..

    2005-02-25

    物權轉讓的精子,禮物的小孩


    最近想著,大概快要到了想要有個小孩的階段了,不過通常這樣的想法從直覺期,到實踐期,應該會延續個兩年或三年。這個直覺其實是來自於對於生命階段的想像,我想,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時候大概快要來臨了。每每要往前進的時候,心理總會有股莫名的直覺,通常我也就這麼去作了,至今沒有什麼差池。與其說我是按照理性規劃人生,就目前看來倒不如說是按照直覺前進人生。某程度可說是任意而為的人生。

    我的任性來自對於自己的理解跟相信,但是旁人大多無法瞭解,我也從不做解釋。解釋是為了尋找認同,我不太需要這個。如果我幼年有立志作一個公眾人物或者有從政的打算,當今必然不是如此。可惜,有些事情是很早就注定難以改變的。

    至於生小孩是自己的打算,也沒有特定的對象。於是我想到很多故事中女性如何偷精子的情節。今天新聞也寫到「口交留精產子」的報導,男方控訴女方是性詐欺,但上訴法院法官支持下級法院的判決,認定艾倫絲沒偷竊菲力普斯的精液,判決書上寫著『艾倫絲辯稱「原告『交付』其精液時,精液便是贈與,一種施者與受者間絕對且不可撤銷的物權轉移。而且,雙方也未合意交付物必須應要求而歸還。」 』。

    歷代社會對於「未在婚姻基礎上的生殖」之判決十分有趣,在以往女性未婚懷孕,或者懷非丈夫的孩子必然是被判不貞、有罪的。控訴的標準是與人的「道德」相關。但是現在這種借種生子事件,竟然將精子當成一種贈與「物」,物權移轉之後男方不得要求歸還。這是基於一種「物權」的觀念。那麼,小孩呢?是一種會再生產(reproduction)的禮「物」?在當代,生殖的意義,或者人的意義,真的是面臨多重的解釋阿。

    石頭夢

    胡台麗老師的新片「石頭夢」今天開始放映。放映資訊在此

    這部片有著有趣的身世,剪來說明如下:


    「石頭夢」這部記錄片描述的是新一代由中國大陸移居台灣的外省籍榮民與 台灣土地及原居民產生關係,並形成具有特殊文化現象之新移民社區的故事。片 中觸及敏感的「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議題。新移民究竟比較愛台灣新家 園還是比較愛中國原鄉?不同的家國認同間有怎樣的情感拉扯?本片主角劉必稼 的經歷其實是台灣代代移民的縮影。

      「石頭夢」一片的拍攝具有傳奇色彩。1965年,陳耀圻導演攝製了台灣紀 錄片史上第一部具觀察性紀錄片內涵的真實電影「劉必稼」。片中主角劉必稼是 個在1940年代在大陸農村被抽壯丁而隨蔣介石總統來台的軍人,他在退伍前到台灣東部河川地,辛勤地挑石頭開闢田地。「劉必稼」紀錄片當年發表時,在台灣藝文界引起很大 的震撼。沒想到在「劉必稼」影片攝製完成的數十年後,胡台麗因從事榮民研究 ,在花蓮木瓜溪畔的一個農莊中驚喜地發現了劉必稼的身影,於是開始以攝影機 紀錄這個由外省老兵與他們來自台灣不同族群的妻子及兒女所組成的新移民聚落 。劉必稼娶了具有阿美族和平埔族原住民血統的寡婦,並收養了她的兒子。父與子、生與養、原與漢之間有怎樣的差異?有無難解的情結?

    「石頭」是本片最重要的象徵,將辛苦在石堆中開墾的劉必稼這一代,和喜愛撿拾與玩賞石頭的劉必稼兒子這一代連繫起來,同時映現了台灣政經社會的變遷。劉必稼和他的家人如同玫瑰石般外表黝黑平凡,內裡卻蘊含瑰麗高雅的景緻,在片中悠遠質樸的古琴聲伴隨下,與溪流浪花共織夢想。本片並提示:石頭因含多種礦物質,幻化出美麗的內在風景;台灣因擁有多元族群,才展現出強韌的
    生命與豐富的文化。


    2005-02-23

    摩托車日記


    今天下午終於去看了想望已久的The motorcycle diaries。整個片子只帶給我一種熟悉感。旅行,理解不同階層與族群的真實生活,理解那些不公與生活的痛楚,跟中下階層在一起。

    難怪左青們如此熱愛che,那大概是所有左青們看片時都會感受到的熟悉的情緒。那些片尾的人像黑白照中透露著的人性、那些留著汗水和著污垢的臉龐、因生命磨難而深邃的眼神、那些殘缺不全與因病痛而扭曲的表情。那個不是左青們深深動容而在心中默默立定志向的出發點呢?在這種感動之下,很多人選擇了不同的目標去努力,但是Guerava走的是最激進的路線。不過,也不可否認的,Guerava的確因為早逝以及中上階層的身份而被美化。那些名不見經傳或者仍繼續存活但修正了路線的左青,他們的貢獻其實並不比他小。就如片頭所說,這並不是一個英雄的事蹟,我們只看到兩個年輕的王八蛋如何在身無分文之下騙吃騙喝,如同任何旅途落難的年輕人一樣。這部電影,只是讓我們看到一個不斷革命者年輕時對於不公的感受而陷入思索的心靈過程。

    所以呢,認為自己一點都不左的人,建議一定要去看看,否則你們一生大概也不可能體會身無分文的旅行、與中下階層交談的經驗了。左青們,可以去憑弔一下你們的熱情是不是因為生活的重擔而消逝。當然,要去看Gael Garcia Bernal這位帥哥的,也一定要去。他已經從「你他媽的也是」一片的小混混變成成熟的青年了。

    另外,工頭在好早以前就寫了篇好文,請參考這邊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會後,有鄭村祺、沈富雄、陳鳳馨和孫中興四人的對談,其中前三者的光譜很有趣。極左、修正路線、極右。三者對於Guerava的不斷革命論,以及對照台灣的政治現況,有十分有趣的對談。有同學問鄭村祺,請問你的革命的理想是什麼?在你做社會運動時心中的藍圖是什麼?鄭村祺說,你還沒真的下到台灣的中下階層去看看吧?我不會跟一個還沒有踏入這個門檻的人談我的藍圖是什麼,你先去看看台灣中下階層的生活再說吧。

    沈富雄的確已經是修正路線了,不過他也說,如果年輕的時候心中無左,那麼到老時,你就會右的很難看。因為很多人到老了多多少少都會變成右派。

    陳鳳馨則強調凱因斯跟亞當史密斯對她的影響最大,她是徹底的右派。但是她覺得,在全球化將資本主義推上極致的位置,貧富差距也越來越明顯,社會主義的理想也就更為重要。不過,她也再度強調,她不認為革命對於改變現況是有用的,像目前中南美的經濟問題一直很嚴重,以往富有的阿根廷,目前GDP僅三千多美元,竟比大洋洲島國還差。

    所以,革命路線的後果到底是什麼呢?他們三人的對話十分有意思,騰達電影真的是找對人來作對談了。有興趣的大家,2.25日這部片會上演,目前可買便宜的預售票。